时代星报青海讯(记者 何方 通讯员 汪正英)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是实施低碳引领、节能降耗的“先手棋”,是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助推器”。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饮马街街道组织开展“志愿助推基层治理,多元共治缔造美好家园”主题的共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发动垃圾分类党员志愿者、物业、辖区人大代表和网格员积极参与,全力打造“最美饮马”。

2bed02e43e5e3361413949b5e0d55777.jpg

强化专业指导,把稳垃圾分类工作“方向舵”

“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做好垃圾分类,除了要形成自觉、养成习惯,还要严格约束自己的分类行为。活动一开始,街道工作人员就面向辖区居民群众普及《西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相关内容,通过逐条释义、举反例说明等方式,让居民群众形成分类法律责任意识,以法律准绳严格要求自己、监督他人,形成全民守分类法、倡分类法的良好氛围。

cacf90dfb2b0b7b49bae7de22572a0af.jpg

加强科学理念,添加垃圾分类工作“助燃器”

结合活动主题,志愿者主要对有害垃圾分类投放、收运模式、暂存方式、末端去向等方面进行全流程系统科普。现场除了再度辨析一次性干电池、创可贴等“有害or其他”的易混淆点,工作人员还结合季节特点,帮助现场居民明晰夏天居家、外出常产生的有害垃圾。像用完的杀虫剂、受潮的蚊香片其主要成分为拟除虫菊胺类原药,均属于有害垃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是防暑提神的常用药品,使用完的包装物须投放至有害垃圾桶。讲解期间,一位居民举起手里的耳机,询问报废后该如何分类?工作人员首先与对方核实耳机是否需要充电,而后认真解答道:“这个小风扇只有里面的蓄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塑料外壳呢又属于可回收物,所以报废后需要取出电池,把它们分别投放到红桶和蓝桶里。”

7982880fff01ed15398ae385be2507df.jpg

构建创新意识,点燃垃圾分类工作“加速器”

分类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融入生活形成“新日常”。活动现场专设知识互动区,通过“分类转盘快快答”、“分类投壶”等游戏闯关环节,让分类知识“活”起来。活动中,许多家长、孩子都积极参与互动。“我今天边玩边学,好多原来分不清的垃圾分类现在全记住了,以后我爸妈要是再分错,我就当他们的小老师当面指出来!”一位小朋友开心地说。活动现场还摆放了四个垃圾分类桶,上面分别贴上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的标识,并把提前准备好的“垃圾卡片”发给大家,参与者需要正确投放,才能全部“通关”获得礼品。游戏环节最后以“温故知新”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了参与者的活动内容吸收,让垃圾分类入脑入心。同时增强了活动宣贯效果,使更多的居民群众晓分、愿分、会分,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和行动融入工作与生活。

230bb241b9381df5c82cf3eda29d5d9b.jpg

夯实宣传矩阵,按下垃圾分类工作“快进键”

在党员、人大代表的协助下,组织宣传员携垃圾分类彩页、活动倡议书走进各商户再宣传、再动员。“像咱店里换下来的灯管、纸盒子这些我们都会进行分类,对有害垃圾,我们都会轻拿轻放,避免造成破损,否则不仅容易划伤人,还会造成汞蒸气的挥发。”宣传员从细节着手普及各类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垃圾分类方法,一对一、面对面地沟通,让垃圾分类与各商户的经营实际更加契合。活动共出动20人次,发放小礼品100余份,宣传彩页160份,放展板2块,拉横幅3条。

下一步,饮马街将持续深入垃圾分类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好省、市、区关于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的各项决策部署,以问题为导向,系统谋划辖区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通过强化垃圾源头减量、优化分类收运处置体系、深化分类宣传动员、创新智慧监管模式等方式,全面提升辖区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实效。

 

责任编辑 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