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星报贵州讯(特约记者 陈时安 通讯员 王曾林)“来到思南泡木寨,村庄秀丽真可爱。青山绿水两相连,古色村落放异彩。文明新风吹万家,尊老爱幼喜开怀,干群同心战贫困,富美日子早日来。”这是铜仁市思南县凉水井镇泡木寨村农民自编自演的歌曲。

45ab44334d7fcc3422e26a1cf6263b30.jpg

泡木寨村生态立体产业的一角(陈时安  摄)

       泡木寨村东临铜仁市印江县,是思南县的东大门。走进泡木寨,你会被上下两座相连的水库、宽敞干净的公路,库边其山水相连,一对对白鹭从水库水面撩过的美景所吸引,那一座座独居特色的土家族民居坐落在青山之中,悠然而宁静,让您心旷神怡。正是村民的精心呵护这一草一木,泡木寨村被命名为“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我镇泡木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村党支部扬起文明之帆,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凉水井镇人民政府镇长安元钊动情地说。

       近年来,泡木寨村在脱贫攻坚工作队的帮助下,村党支部以乡风文明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主线,落实“抓政治引领,抓文明感化,抓法治建设,抓产业发展”的“四抓”举措,促进二类贫困村从全县贫困村中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2%。2018年7月,被中共铜仁市委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b267a2b55408467aaa334461363cc93b.jpg

泡木寨与茶山、磨石溪村开展村集体经济座谈(陈时安 摄)

       抓政治引领,革“等靠要”陋习。驻村工作队队长、县民政局副局长熊朝权告诉笔者,工作队与村组干部一道,采取干部包组制,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走进农户家中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路线方针政策。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定期分批组织农民上课,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农业实用技术教育,教育农民感党恩、跟党走、战贫困,在全村形成“贫穷可耻,致富光荣”的浓厚氛围。农民夏某某是村里出了名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的“钉子户”,通过干部多次上门宣传教育,脱贫典型户的现身感化,实现了思想转变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积极参与村里发展产业而脱了贫。

       抓文明感化,革不文明陋习。村里建立积德榜,每个季度评选一次,把孝老爱亲、遵纪守法、勤劳致富、诚信互助、敬业奉献等纳入评选内容,让人一看就知。建立脱贫光荣榜,定期邀请脱贫后代表到村农民讲习所现身讲脱贫故事,让贫困户看到希望。开展表彰“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十大孝子”“遵纪守法标兵”“卫生清洁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大树文明标杆。农民梁亚说:“村里这个办法真好,让百姓学有榜样”。

       抓法治建设,革不和谐因素。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刘海军介绍,村里召开村民大会通过《泡木寨村规民约》,落实按章办事。驻村工作队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教育,特别是《民法典》颁布后,村里邀请法治工作者结合执法案例,讲解法律知识,让村民在案例中感悟法律的尊严与权威。建立人民调解队伍,培训农村法律明白人,开通村民诉求绿色通道,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现“零上访”。

6175b0efd2271239002ed7a294c2d1d9.jpg

铁壁石斛花采摘(陈时安 摄)

       抓产业发展,革掉百姓“穷根”。栽壮“诚信”梧桐树,引好“商家”金凤凰。村党支部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坚持“以段养长、以长补短,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原则,利用本村的松树林资源,采取松树干上种“铁皮石斛”,林下种植中药材“白芨”的方式,发展立体生态中药产业。引进了引进贵州远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优质中药材“铁皮石斛”1000亩,已实施758亩;发展优质中药材“白芨”1000亩,已实施200亩。与此同时,采取林下套种经济作物,发展“油茶”1000亩,已实施840.82亩;发展“青花椒”200亩;发展精品水果“脆红李”72.6亩。

       村党支部书记张长贵说,产业发展带动全村农民就地务工领取薪金,流转土地(林地)领取租金,年终分红领取红金,让全村75户290人甩掉贫穷之帽。

     “斩‘穷根’,关键是要做大做强农村产业,让贫困农户成为产业发展的忧关方,形成‘产兴我荣,产损我贫’的浓厚意识。泡木寨村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惠民产业的做法,值得我镇其他村学习借鉴。”正在村里检查产业发展的镇党委书记王美江告诉笔者。


责任编辑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