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cca662becbb524377c3c66272db337.jpg

时代星报青海讯(记者 何方 通讯员 史玉萍格尔木市区东、西出口格茫公路和109国道两侧,郁郁葱葱的人工林宛如一条绿色丝带向戈壁深处蔓延伸展。在西出口金鱼湖南人工林里,护林员苏贯忠与树为伴,甘于平凡,在林地里挥洒着辛勤的汗水,默默守护着这一片片绿色。

7月31日下午2时,吃过午饭,老护林员苏贯忠像往常一样,扛起铁锨,顶着午后的高原烈日,沿着一眼望不到边人工林地边的砂石路开始巡护工作,清理灌溉水渠、挖开堵塞水口、驱赶进入林地的牛羊、拣拾林地垃圾。 

今年60岁的苏贯忠,老家是青海乐都人,个头不高,常年的护林工作把他脸上的皮肤晒得黝黑。苏贯忠和老伴以及18名护林员共同负责着面积3400亩的金鱼湖南人工林板区,春、夏季对人工林地进行灌溉浇水,秋、冬季主要开展防火、病虫害监测和树木日常管护等。 

格尔木市现有人工灌溉林地37880亩,主要分布在东出口109国道两侧滴灌3071亩,西出口格茫公路两侧漫灌、滴灌33541亩,南出口109国道两侧漫灌317亩,乌图美仁乡那棱格勒河漫灌951亩。目前,格尔木市共有人工林浇水管护人员298人,其中精准扶贫管护员127人。 

1988年,出身农民的苏贯忠来到格尔木,在东村安下了家,靠打工维持生活,曾经在玉树当过3年武警兵的这些经历,都让苏贯忠具有勤勤恳恳做事和强烈的责任心。 

生活在戈壁高原格尔木的人都知道,养活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更难。而对于护林员来说,管护好一片林地、让上千棵树苗茁壮生长更是一种挑战。 

“2000年我刚干护林员工作的时候,这片林地还是一片荒滩滩,是我和几个护林员在这里栽下了第一棵树。现在你看,我们林地的树木长得多茂盛,有了这些绿色,格尔木的生态才会越来越好。”苏贯忠语气里不无自豪。 

苏贯忠每天早上8点上班到中午12点下班,下午2点上班到6点下班,周而复始,因为其他护林员家离得远,苏贯忠还自愿承担起了林地晚上值班的任务。“春夏季是树木生长的关键季节,树木生长离不开水,这段时间的灌溉工作非常重要。”苏贯忠一边和记者聊着,一边停下来挖开堵住水口的砂石泥土,在苏贯忠手中铁锨扬起的瞬间,一道水流注入干涸的林地,宛如清凉的甘泉浇灌着每一棵树根,滋养着这片绿色林地。 

当记者询问苏贯忠做护林员要有什么责任时,苏贯忠严肃地回答,“这份工作看着简单,但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责任心,要保证每一棵树都要浇到水,要确保浇透。”朴实的话语蕴含着简单的道理,这是一个平凡的护林员对护林工作的简单理解。 

说起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考察青藏铁路沿线时曾到格尔木这片林地视察,苏贯忠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我和另外几名护林员正在工作,当时胡锦涛总书记还和我握了手,询问我们“现在工资多少钱?生活怎么样?”……这是苏贯忠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大事了,至今仍历历在目,这也是护林员这份工作带给他的骄傲和自豪。 

巡护中,苏贯忠看到有一家人在林地边扎着帐蓬进行户外休闲,他就走上前去友好提醒,“如果你们需要烧烤,我们林草局专门设置了烧烤区,防止林地火灾。你们离开时,请收拾好垃圾,保护好林地生态环境”。苏贯忠像熟悉自己的家一样熟悉林地里的每一个地方,哪片林地种的什么树?一个水渠上有几个水口?哪块林地缺水了?哪块树木长得最茂盛!……他都如数家珍。 

“我喜欢这个工作,每天和林地里的树木相伴,非常清静。护林员一个月工资3200元,我和老伴两个人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苏贯忠对这份工作很满足,也倾注着他对护林员这份工作的热爱。 

60岁的苏贯忠今年就要退休了,19年的相伴,苏贯忠已经对这片林地有了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这片林地有我的回忆和责任,我们既然做了护林员,就要把这份责任担当好,不能混日子。”苏贯忠告诉记者,尽管有许多不舍,不管怎样,他都会站好这最后几个月的岗,继续守护好这片林地,让这片林地的树木越长越好,把护绿爱绿的责任意识传递给更多的护林员,让格尔木这座戈壁新城更绿、更美。


责任编辑 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