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3034065f7f76a5ed5f86389cffd9b9.jpg    时代星报青海讯(记者 何方)9月23日,记者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将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青海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为目标,文化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旅游消费开始走向大众化、常态化、多样化,实现了井喷式增长。

  70年来,青海文化和旅游产业由“从无到有”、正在朝着“从有到优”的方向发展。据文化旅游部门统计,2018年,青海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达2870家,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0%;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6.3亿元,分别增长20%和22.8%,其中旅游人次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青海省自驾游车辆增长到174万辆,成为全国自驾游爱好者首选目的地。今年1-8月份,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3775.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7.75亿元,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据文化旅游部门统计,截止2018年底,青海省纳入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预计达62家;已培育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0家。共有A级旅游景区110家,其中4A级以上27家;星级饭店479家,其中三星级以上227家;旅行社437家,其中出境组团社25家;旅游客运企业39家,各类旅游车辆增长到1899台;旅游商品展销店增长到107家。共实施乡村旅游产业扶贫项目250个,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40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示范点15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10个,中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3处,青海省乡村旅游接待点3241家。黄南州成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祁连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规划的2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等13个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营。着力打造“青绣”品牌“八个一”工程,连续两年举办青海刺绣大赛,青海省从事刺绣人数达30万人,“青绣”品牌已基本叫响。2018年青海省文化旅游累计完成投资208亿元,今年开工项目582个,目前完成投资105亿元。龙羊峡景区、新华联国际旅游城童梦乐园、平安驿袁家村、茶卡天空之镜、西宁博物馆群、河湟民俗文化博物馆、天境祁连、湟源宗家沟、贵德黄河综合生态景区等标志性项目建成运营,喇家遗址、乐都瞿昙寺景区、循化撒拉尔风情度假小镇、民和康格达景区、中国丝路自驾车营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加紧推进,有力推动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青海省积极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路径,合理适度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着力打造山地型、河湖型、草原型、森林型、沙漠戈壁型和人文型生态旅游产品,进一步强化了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生态品牌。大通边麻沟、湟中卡阳、互助油嘴湾、尖扎德吉、贵德松巴、乐都卯寨等新型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11个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首批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茶卡盐湖、青海天佑德青稞酒、龙羊峡水电站、中华枸杞养生苑等工业企业,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实现新突破。每年推出冬春季旅游活动,全面展示青海省冬春季旅游新产品、新线路以及民俗游、冰雪游、休闲游、摄影游等旅游新业态。推出“青藏天路旅游线”“唐蕃古道旅游线”等七大旅游精品线路,有力拉动了青海省旅游消费市场。


责任编辑 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