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星报青海讯(记者 何方 通讯员 赵地阔)近年来,青海省祁连县着眼抓基层、打基础,坚持以提升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导向,积极探索在阵地、干部、党员要素方面的“三个聚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夯实党在农牧区执政根基,提升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创造力和号召力。

该县聚力阵地“提档”,建好支部堡垒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属性,实施阵地“清零”和“温暖”工程,以祁连县委书记带头抓,祁连县委各常委、各党委书记领题抓党建项目的方式,整合州县两级1000多万元资金,按照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九有九规范”的要求,50个村(社区)配备办公桌椅、制度牌等设施,全部安装取暖设备,全力打造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解决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问题。探索建立以村级组织工作经费为支撑,村集体经济为补充的村级经费增长机制,落实100万元的党建创新奖补资金和每年50万元的村(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推行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补贴”管理模式,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实行阳光村务,利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手机村(居)务通APP,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加强对村务决策、村级“三资”管理和村干部廉洁履职等监督力度,实现群众参与、决策和公开的三个100%。

该县聚力干部“提质”,育强领头鸿雁坚持分类施策、常态推进,实施“双百工程”和村级后备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培养敢担当、善作为、带民富的基层干部队伍。建立由7个乡镇组成的村级后备人才库,动态储备180名4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后备人才,选优配强50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选派2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非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村集体经济和乡村振兴,壮大基层干部骨干力量。注重村“两委”干部“跟班”历练,采取“理论课堂+实践观摩”的方式,组织200名村干部和村级后备人才赴湟中、大通、贵德等兄弟县观摩学习,分批对全县1336名农牧民党员开展培训,提升班子履职和专业能力,实现县乡两级党员干部培训全覆盖。制定农牧区村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双十”标准,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为村干部划定“不能为”的底线,拧“发条”、划“禁区”,倒逼村党员干部把责任和义务扛在肩上。开展新任村干部考核工作,深入一线“把脉巡诊”,对347名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全方位履职“体检”,推动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该县聚力党员“提纯”,激活红色细胞按照发展党员“六项制度”,把好“选育进”三道关口,不断提高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各村(社区)党支部根据个人入党意愿,通过群众举荐、党员推荐的“双荐”方式,侧重在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团员青年、退伍军人、返乡务工人员等优秀分子中选“苗子”,锁定培养目标,纳入党组织培养视野,以“老带新”帮教+岗位历练的培养方式,把培养对象与支委委员、优秀党员、党员带头致富人结成帮教对子,“一对一”传授党章党规和政策理论知识,结合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精准扶贫、生态旅游等中心工作,设岗定责压担子,有计划地把培养对象安排到治安巡逻、集体产业、精准扶贫等工作一线,历练致富带富本领、服务群众能力,实现培养对象政治、思想、能力、行为“四提升”。按照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的原则,从中筛选思想上进、品行端正、甘于奉献、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明显的优秀人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纳入吸收培养对象行列,培养考察一年以上、思想政治渐趋成熟、符合入党标准的积极分子,通过征求意见、谈心谈话、政治审查等工作程序,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报请乡镇党委复查审批。对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反映较大的培养对象,一经查实,坚决取消入党资格。2016-2018年,县发展农牧民党员103名。


                                                         责任编辑  夏米